字典

𠯳字的意思

𠯳
𠯳
拼音hù wěn 注音ㄏㄨˋ ㄨㄣˇ
部首口部部外笔画4画总笔画7画
五笔QRKF仓颉PHR郑码RYOJ结构上下统一码20BF3笔顺ノフノノ丨フ一

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𠯳hū(ㄏㄨ)

⒈  籀文“”字。

统一码

𠯳字UNICODE编码U+20BF3,10进制: 134131,UTF-32: 00020BF3,UTF-8: F0 A0 AF B3。

𠯳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充B区(CJK Unified Ideographs Extension B)。

异体字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 𠯳

吻【丑集上】【口部】 康熙筆画:7画,部外筆画:4画

〔古文〕㖧𠞍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𠀤武粉切,音抆。《說文》口邊也。《玉篇》口吻。《釋名》吻,免也。入之則碎,出則免也。

取抆也。漱唾所出,恆加抆拭,因以爲名也。《周禮·冬官考工記·梓人》銳喙決吻。《註》吻,口腃也。《前漢·東方朔傳》吐脣吻。《玉篇》亦作𦝮。《集韻》或作肳呅。𦝮原从昏。

说文解字

说文解字

吻【卷二】【口部】

口邊也。从口勿聲。𦝮,吻或从肉从昬。武粉切

说文解字注

(吻)口邊也。曲禮注云。口旁曰咡。廣雅云。咡謂之吻。考工記。銳喙、決吻。鄭曰。吻、口腃也。釋名曰。吻、免也。抆也。卷也。从口。勿聲。武粉切。十三部。勿聲在十五部。合韵也。

𦝮)吻或从肉从昏。昏聲也。凡昏、皆从氏。不从民。字亦作䐇、作脗。皆?之俗也。凡言脗合當用此。

©2023 777ZW.COM